春节前夕,室外寒冷刺骨,在东营新里程老年医院(原东营鸿港医院)消化内科病房却是暖意融融。患者李先生和女儿将一面锦旗送到消化内科主任、主任医师万炳年的手中,感谢他精湛的医术和全体医护人员的优质服务。
半年来,李先生吞咽困难及腹部疼痛不适逐渐加重,为求进一步治疗来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,胃肠镜检查发现食管粘膜下长了个1公分大小肿物,超声内镜(EUS) 显示病灶处见一 异常低回声区域,内部回声均匀,边界清。结合EUS 和胸部 CT检查结果考虑为平滑肌瘤或间质瘤可能性较大,因已开始影响进食,万炳年主任建议患者切除这个肿瘤。
万炳年主任邀请胸外科、麻醉科及心内科等多学科会诊、充分讨论 ,认为经内镜食管粘膜隧道下肿瘤切除术(STER)切除肿瘤比较安全,“因病变位置位于食管距门齿17cm处,如采用STER术,则隧道入口必须建立在距离病变上端3cm-5cm更靠近咽部的位置,钛夹封闭创面后势必出现咽部异物感严重影响进食,建议改为经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(ESE) ,”万炳年主任介绍,这是一种内镜下微创手术,不开口,创伤小,愈合快。
患者在内镜中心气管插管全麻下开始内镜治疗,万炳年主任仅用 30 分钟就完全剥离肿瘤。医院完成首例经内镜食管粘膜下肿瘤挖除术,在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,将会让更多的患者受益。
术后,患者安全返回病房,予以禁食、抑酸、补液等对症治疗。现患者恢复良好,病理结果提示病变为间质瘤。
万炳年主任介绍,内镜下微创治疗新技术——粘膜下肿瘤挖除术(ESE)是近年来国内、外治疗胃肠道粘膜下肿瘤的新方法,该项技术通过无痛胃镜相关手术器械切开病变表面的粘膜,充分暴露病变,完整把瘤体剥离出来,然后用特殊的钛夹封闭创面,患者无需开胸、开腹,术后恢复快,皮肤不留瘢痕。该项技术具有可完整挖除病灶、创伤小、术后恢复快等优点,使患者避免了外科手术痛苦,节省了医疗成本、缩短了住院时间。
专家简介
坐诊时间:每周一、三、五全天
咨询电话:0546—8175567